语义推理(自然语言推理)和数学推理是两种不同的理知形式:前者厚重但步短,后者单薄却行远。

基于感知的推理厚实,像移动一块大石头,推动一步,很多东西连带移动了,但这种拖泥带水的立体推理走不远……

数学推理百分百,一路向前,哪怕推出去一万步仍然能够保持真值。但它的缺点是感性内容单薄……

推论有的厚重,但走不远,有的轻灵,但比较单薄。

展开阐述

推理并非铁板一块,其形式和特点依据所依赖的系统而有所不同。其中,基于自然语言的语义推理和基于符号的数学推理展现出鲜明的对比。

语义推理:厚重而步短

  • 特点:在自然语言中,理知与感知紧密混合。语词不仅有逻辑位置,还带有丰富的“象”(感性形象)。因此,语义推理是“厚重”的、“立体”的,每一步都牵动着复杂的感性内容。
  • 优点:推理过程有直观,易于理解,结论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
  • 缺点
    1. 不保真:它依赖于“一般事实”,而一般事实并非100%可靠(如雪也可能是黑的)。
    2. 步短:由于每一步都可能引入误差,且受到复杂感性内容的拖累,这种推理无法进行长程演绎,走一两步尚可,走远了误差会指数级增长。

数学推理:单薄而行远

  • 特点:数学(及形式逻辑)通过将形式关系从感性内容中极致地抽象出来,形成一个纯形式化的系统。其推理是“单薄”的、“线性”的。
  • 优点
    1. 保真:在系统内部,推理过程是100%可靠的,只要前提为真且过程有效,结论必然为真。
    2. 行远:由于摆脱了感性内容的束缚,它可以进行极长程的推理,从简单的公理推导出极为复杂的定理。
  • 缺点:失去了直观和感性内容,推理过程变得抽象,有时甚至难以理解其现实意义。

总结

两者各有千秋,适用于不同场景。语义推理扎根于生活世界,充满质感,是我们日常思考的基础;数学推理则追求纯粹的确定性与强大的演绎能力,是科学探索的利器。自然语言是理知的萌生之处,而数学则是理知高度发展的形态。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