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理知是以公理化或系统化的方式组织的知识体系,它通过一套初始的公理、定义和规则,逻辑地推导出整个知识领域的内容,其典范是欧几里得几何学。

怎样推论出地体是圆的?这需要把零散的观察和事实,组织到一个连贯的系统中去,这就是系统理知的力量。

系统知识区别于当用之知。我知道怎么用手机,但对手机的系统知识(电磁学、半导体物理)可能一无所知。

理知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建立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的巨大热情和信心,从几何学到哲学,莫不如此。

展开阐述

系统理知(Systematic Reason)代表了理知发展的最高阶段,它追求知识的完整性、一致性和逻辑上的必然性。

特征

  1. 公理化方法:系统理知通常始于一组不证自明的公理或基本假设,然后像盖房子一样,依据严格的逻辑规则,从中推演出所有的定理和结论。这种结构保证了知识的严密性。
  2. 整体性与完备性:它的目标是覆盖一个知识领域的全部内容,形成一个没有内部矛盾、逻辑上完备的体系。系统内的任何一个命题的真假,原则上都可以被判定。
  3. 脱离直接经验:虽然系统理知的建立可能最初受到经验事实的启发,但一旦体系建成,其内部的有效性便主要依赖于逻辑而非经验。例如,几何学的有效性不取决于我们能否在现实中画出完美的直线。

典范与应用

  • 欧几里得几何学:这是系统理知的最早也是最完美的范例。从少数几个公理和公设出发,推导出了整个平面几何的宏伟大厦。
  • 牛顿力学:以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核心,构建了一个能够解释从天体运行到地面物体运动的庞大物理学体系。
  • 哲学体系:许多哲学家,如斯宾诺莎和黑格尔,都尝试用系统理知的方式来构建其哲学。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就严格模仿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形式。

系统理知 vs. 当用之知

  • 系统理知(Systematic Knowledge):是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它追求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拥有系统理知的人是“知者”或“科学家”。
  • 当用之知(Practical Knowledge):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即技能或诀窍。它是在具体实践中获得的,不一定需要理论化的解释。拥有当用之知的人是“能工巧匠”。

理知时代(Age of Reason)的一个核心信念是,通过系统理知,人类可以最终掌握宇宙的一切奥秘。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