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是一种时间性的、环绕式的、与内在情感紧密相连的感官,它将我们置于声音的包围之中,构建了一个与视觉所揭示的客观、分离的世界不同的存在维度。
声音来了,我们就处在声音里。它不像我们看到的物象,总在我们的对面。声音是弥散的,包围我们的。
视觉是空间性的,听觉是时间性的。一个声音总是在展开、持续和消逝,它本身就是一个事件。
音乐是纯粹的听觉艺术,它最能体现听觉与我们内在情感状态的直接关联。
展开阐述
与视觉相比,听觉(Audition)展现了感知世界的另一种可能性。
特征
-
时间性:声音的本质是振动在时间中的展开。我们无法像“看”一幅画那样“听”一个声音的全貌,我们只能跟随它在时间中的流逝。因此,听觉与变化、事件和节奏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
环绕性与沉浸感:声音从四面八方而来,将我们包裹其中。我们无法像闭上眼睛那样轻易地“闭上耳朵”。这种沉浸感使得听者与声音环境的关系更加亲密和不可分割。
-
内在性与情感关联:听觉与我们的情绪和内在状态有极强的共鸣。一段音乐可以直接引发我们的喜悦或悲伤,一个语调的变化能传达出比词语内容更丰富的情感信息。这可能是因为听觉系统与大脑的情感中枢(如杏仁核)有更直接的神经连接。
-
警示与唤醒:听觉是我们的“哨兵感官”。即使在睡眠中,一个异常的声音也能将我们唤醒。它对环境的持续监控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听觉与语言
口头语言是基于听觉的。语词不仅仅是意义的载体,其声音(韵律、节奏、语调)本身就是意义的一部分。书面文字虽然是视觉的,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口头语言的记录和转写。
听觉与视觉的对比
特征 | 视觉 | 听觉 |
---|---|---|
空间/时间 | 空间性的 | 时间性的 |
关系 | 分离、对峙 | 包围、沉浸 |
对象 | 客观、外在的物 | 流动的、内在的事件 |
态度 | 旁观、分析 | 参与、共鸣 |
理解听觉的独特性,有助于我们打破016-感官-视觉的优先地位所带来的思维定势,看到一个更加丰富和多维的感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