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实验:里德的勇敢的军官和年老的将军的故事
“里德的勇敢的军官和年老的将军的故事”是由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里德(Thomas Reid)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概念-思想实验,旨在反驳人物-约翰·洛克的理论-记忆理论。这个实验通过揭示记忆的“非传递性”(non-transitivity),来论证不能将问题-人格同一性简单地等同于记忆的直接联系。
思想实验的内容
里德邀请我们想象一个横跨了人一生的场景:
- 一个小男孩因为偷果园的苹果而受到了惩罚。
- 多年后,这个男孩长大成了一位勇敢的军官。在一次战斗中,他俘获了敌方的旗帜。在这一刻,他记得自己童年时偷苹果被罚的事情。
- 又过了很多年,这位军官成了一位年老的将军。在此时,他记得自己年轻时作为军官俘获敌旗的英勇事迹,但他已经完全忘记了童年时偷苹果的事情。
实验的目的与结论
这个故事揭示了理论-记忆理论的一个逻辑困境:
- 根据记忆理论,因为军官记得男孩的经历,所以 军官 = 男孩。
- 同样,因为将军记得军官的经历,所以 将军 = 官。
- 根据数学和逻辑中的同一性传递律(如果A=B,B=C,那么A=C),我们应该得出结论:将军 = 男孩。
- 然而,根据记忆理论本身,因为将军不记得男孩的经历,所以 将军 ≠ 男孩。
这就产生了一个明显的逻辑矛盾。理论-记忆理论似乎既蕴含了“将军是那个男孩”,又蕴含了“将军不是那个男孩”。
这个思想实验的结论是,不能将人格同一性定义为直接的记忆联系,因为记忆是不具有传递性的。
这个反驳非常有力,它迫使后来的哲学家对理论-记忆理论进行修正。理论-心理连续理论正是为了解决这个“勇敢的军官悖论”而提出的。它用一个更宽松的、由重叠的心理联系构成的链条,来取代直接的记忆联系,从而保证了人格同一性的传递性。例如,即使将军不直接记得男孩的经历,但因为存在一个连续的心理链条(将军记得军官,军官记得男孩),所以他们仍然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