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实验:罗斯的善良的撒玛利亚人

“罗斯的善良的撒玛利亚人”是由哲学家W.D.罗斯(W. D. Ross)提出的一个概念-思想实验,旨在挑战理论-康德主义的绝对主义立场。它通过一个道德义务发生冲突的例子,论证了道德规则不应该是绝无例外的,而应该被理解为“显见义务”(prima facie duties)。

思想实验的内容

这个思想实验的核心,是探讨当两条道德规则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思想实验-罗斯的善良的撒玛利亚人

设想一个情境,你面临两条看似都应该遵守的道德规则:

  1. 规则A:你应该遵守你的承诺。(例如,你承诺了要去和朋友会面)
  2. 规则B:你应该帮助那些迫切需要帮助的人。(例如,你在赴约途中,遇到了一个受了重伤、急需救助的路人,这正是《圣经》中“善良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原型)

在这个情境下,你无法同时遵守这两条规则。帮助路人,就必然会违背对朋友的承诺。

实验的目的与结论

这个思想实验的核心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做?

  • 从严格的理论-康德主义角度看:康德主义认为道德法则是绝对的、无例外的概念-定言命令。然而,当两条绝对的命令发生冲突时,该理论似乎无法提供一个解决冲突的原则,从而使行动者陷入一个无解的道德困境。
  • 从罗斯的道义论和常识道德的角度看:我们直觉地认为,你应该帮助那个受伤的路人。在这种特定情境下,帮助一个生命垂危的人,其道德重要性显然超过了遵守一个普通的约会承诺。

这个思想实验的结论是,道德规则不应该是僵化的、绝无例外的,而应该被看作是“显见义务”

显见义务(Prima Facie Duty):一个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应该遵守的道德义务。它本身就具有道德分量,但在特定情境下,它可能会被一个更重要的显见义务所“压倒”(override)。

罗斯认为,我们的道德生活,就是在一个由多条不同的显见义务(如忠诚、感恩、行善、不伤害、公正等)构成的网络中进行权衡和判断的过程。当义务发生冲突时,我们需要运用道德智慧去判断,在当前这个特定情境下,哪一个才是我们最终应该履行的“真实义务”(actual duty)。

这个思想实验有力地批评了理论-康德主义的僵化性,并为一种更灵活、更贴近我们复杂道德经验的道义论伦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