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实验:塞尔的大脑替换
“塞尔的大脑替换”是由哲学家人物-约翰·塞尔(John Searle)提出的一个概念-思想实验,旨在挑战理论-功能主义。它通过一个渐进的过程,质疑“只要功能等同,心灵状态就等同”这一核心论点。
思想实验的内容
塞尔邀请我们想象一个过程:
设想你的大脑中的神经元,被一个一个地、逐渐地替换成功能上完全等同的硅芯片。每一个芯片都完美地模拟了它所替换的那个神经元的所有输入输出功能。
在替换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塞尔提出了三种可能性:
- 你的意识体验完全不变:你的外在行为和内在感受都和替换前一模一样。如果是这样,那么理论-功能主义就是正确的,因为只要功能得以保持,心灵就得以保持。
- 你的意识体验逐渐消失:随着替换的进行,你的意识范围越来越小,最终完全消失,只留下一个行为上与常人无异但内在没有任何感受的“僵尸”。你的外在行为完全正常,但你的主观世界已经熄灭了。
- 你的行为能力逐渐瘫痪:随着替换的进行,你的意识体验保持不变,但由于硅芯片无法真正地产生意识的因果力,你的身体开始变得麻痹,最终完全瘫痪。
实验的目的与结论
塞尔认为,第一种可能性(功能主义的预言)是最不可信的。他倾向于认为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性更有可能发生。
这个思想实验的目的在于揭示理论-功能主义的一个潜在问题:它可能忽略了意识体验的真实物理基础。
- 如果第二种可能性发生,它将证明功能等同不等于心灵等同。一个系统可以完美地实现所有功能,但却完全没有意识(即概念-质性内容)。
- 如果第三种可能性发生,它将证明意识(或其物理基础)具有一种硅芯片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因果能力。
塞尔通过这个思想实验,试图将我们的直觉引向一个结论:大脑的生物化学属性对于产生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而不仅仅是它所实现的抽象计算功能。一个东西要能思考和感受,它的“硬件”材料可能非常重要,而不能被任何功能等同物所随意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