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实验:刘易斯的疼痛的疯子

“刘易斯的疼痛的疯子”(Lewis’s Pained Madman)是由哲学家大卫·刘易斯(David Lewis)提出的一个概念-思想实验,旨在挑战将心灵状态(如疼痛)完全等同于其典型因果角色的理论-功能主义

思想实验的内容

刘易斯邀请我们想象一个心智极其反常的人:

思想实验-刘易斯的疼痛的疯子

设想有一个“疯子”,他的疼痛体验与常人完全不同。

  • 当他感到剧烈的疼痛时,这种疼痛并不会让他产生想要停止它的欲望,也不会让他呻吟或躲避。
  • 相反,疼痛让他感到精神高度集中,并开始沉思数学难题。他会一动不动,全神贯注地进行心算。

实验的目的与结论

这个思想实验的核心问题是:这个“疯子”所体验到的,还是“疼痛”吗?

  • 理论-功能主义的角度看:答案是。因为理论-功能主义认为,一个心灵状态的本质就是它所扮演的因果角色。这个“疯子”的内在状态,其原因(身体损伤)虽然和我们一样,但其结果(导致专心算术,而非痛苦和躲避)与我们的“疼痛”状态完全不同。因此,从功能上讲,他所处的状态不是疼痛。
  • 从我们的直觉来看:答案似乎是。我们直觉地认为,只要这个“疯子”的内在主观感受(即概念-质性内容)和我们感到疼痛时的感受是一样的,那么他就是在经历疼痛,无论他外在表现如何,或者这种疼痛后续引起了什么奇怪的行为。

这个思想实验的结论是,一个心灵状态的因果角色,可能与其主观的、现象学的感受(即概念-质性内容)是可以在逻辑上分离的

这个思想实验旨在说明,一个心灵状态的因果角色和它的主观感受(质性内容)是可以在逻辑上分离的。

“疼痛的疯子”与“思想实验-普特南的颠倒光谱”类似,都是对理论-功能主义的“概念-质性内容”挑战。它们表明,一个纯粹的功能主义理论,可能会因为它只关注状态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状态本身的内在感受,从而无法完全捕捉到意识体验的全部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