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休谟
大卫·休谟(David Hume, 1711-1776)是苏格兰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也是英国理论-经验主义的集大成者。他以其深刻的怀疑主义精神,对因果关系、归纳法、人格同一性、宗教和道德等传统哲学问题提出了颠覆性的批判。
大卫·休谟:模范哲学家
在哲学界,许多人认为只有苏格拉底才称得上一个伟大哲学家几近完美的典范…但还有另一个人也接近了这个理想,他就是大卫·休谟 (1711—1776)。
哲学贡献
经验主义与怀疑论
休谟将理论-经验主义的原则贯彻到底。他认为,我们的一切观念都最终来源于“印象”(impressions),即直接的感觉经验和情感体验。任何一个观念,如果我们找不到其来源的印象,那么这个观念就是空洞无意义的。
基于这一原则,休谟对许多形而上学概念提出了深刻的怀疑:
- 因果关系:我们从未直接“看到”因果关系本身,我们看到的只是两个事件的“恒常联结”(constant conjunction)。我们相信因果必然性,仅仅是出于心理习惯,而非理性洞见。
- 归纳问题:我们凭什么相信未来会和过去一样?休谟指出,我们对归纳推理的信念,本身就是基于归纳的,这构成了循环论证。
- 自我(人格同一性):当我们向内审视时,我们找不到一个单一、持续不变的“自我”实体,我们所能发现的只是一系列前后相继的、流变不居的知觉。因此,“自我”可能只是一束知觉的集合。
- 外部世界:我们无法绝对地证明,我们所感知的外部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一种幻觉。
对宗教的批判
休谟对宗教,特别是关于神迹和证明上帝存在的传统论证,提出了尖锐的批判。他认为,相信神迹的证言,其可靠性远低于我们对自然规律的经验,因此是不合理的。他对论证-目的论论证的批判,至今仍是该领域的经典。
…最著名的批判来自哲学家人物-大卫·休谟和后来的达尔文演化论。
休谟的哲学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理性的界限,他的怀疑论唤醒了人物-康德,使其从“独断的迷梦”中惊醒,从而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