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十常侍之乱
十常侍之乱是东汉末年一场重大的宫廷政变。它指的是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与张让、赵忠等十名宦官(“十常侍”)之间的权力斗争,这场动乱直接导致了人物-董卓进京,拉开了军阀乱政的序幕。
事件背景
汉灵帝时期,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深受皇帝宠信,他们把持朝政,卖官鬻爵,残害忠良,使得朝政败坏,是引发事件-黄巾起义的重要根源之一。
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事件经过
汉灵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谋划诛杀全体宦官。然而,由于何后(何进之妹)的反对和何进本人的优柔寡断,计划迟迟未能实行。在此期间,何进听从人物-袁绍的建议,召集外地兵马进京,意图胁迫何太后同意。此举被人物-曹操斥为“乱天下”之举。
绍曰:“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此时事急,不容太后不从。”进曰:“此计大妙!”
最终,何进的图谋泄露,反被十常侍诱杀于宫中。袁绍、袁术等人闻讯,率兵攻入皇宫,对宦官展开了无差别的屠杀。张让等人在走投无路之下,劫持少帝和陈留王(即后来的汉献帝)出逃,最终投水自尽。
事件影响
这场动乱使得京师地点-洛阳的权力出现真空,为凉州刺史人物-董卓率兵进入并掌控朝廷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董卓的到来,标志着势力-东汉朝廷名存实亡,并直接引发了后来的事件-十八路诸侯讨董,三国的历史大幕也由此正式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