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董卓废帝

董卓废帝是指人物-董卓在掌控势力-东汉朝廷大权后,强行废黜汉少帝刘辩,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的重大政治事件。此事集中体现了董卓的专横与权势,并激起了朝中大臣的普遍反对。

事件背景

董卓在事件-十常侍之乱后进入地点-洛阳,凭借其强大的西凉兵力,迅速控制了朝政。在迎驾回宫的途中,他见少帝懦弱无能,而陈留王刘协聪慧对答得体,便心生废立之意。

陈留王以言抚慰董卓,自初至终,并无失语。卓暗奇之,已怀废立之意。

事件经过

董卓在温明园大排筵宴,召集百官,席间公然提出废立之事,声称“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并欲立陈留王为帝。此举当即遭到荆州刺史丁原的强烈反对。

卓曰:“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吾欲废帝,立陈留王,诸大臣以为何如?” …座上一人推案直出,立于筵前,大呼:“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发大语?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卓视之,乃荆州刺史丁原也。

随后,董卓收买了丁原的义子人物-吕布,杀害了丁原,清除了最大的障碍。不久,他便在朝堂之上,命李儒宣读策文,正式废黜少帝为弘农王,扶立刘协登基,改元初平。

事件影响

董卓废立皇帝的行径,是其权臣之路的顶峰,也为其最终的败亡埋下了伏笔。这一举动激起了以人物-袁绍人物-曹操为代表的关东州郡官员的强烈不满,直接促成了事件-十八路诸侯讨董联盟的形成,从此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相关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