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贾宝玉
人物简介
贾宝玉,家族-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之次子,是《红楼梦》的第一主角。他出生时口衔一块“通灵宝玉”,因此得名。作为神瑛侍者转世,他来到凡间历劫,与人物-林黛玉构成了概念-木石前盟的宿缘。宝玉生性聪慧,却不喜仕途经济,厌恶封建礼教的束缚,被其父贾政视为“混世魔王”。他视女儿为水做的骨肉,亲近、尊重和爱护身边的女性。他与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贾府的衰败,最终促使他看破红尘,悬崖撒手,回归本真。
主要特征
衔玉而诞 (第二回)
贾宝玉的出生便带有传奇色彩,他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概念-通灵宝玉,上面还有许多字迹,这成为他身份的独特标志,也预示了他一生的不凡命运。
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
视女儿为水做的骨肉 (第二回)
宝玉对女性有着天生的亲近与尊重,认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这种惊世骇俗的言论体现了他对纯洁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世俗男性世界的鄙弃。
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厌恶仕途经济
宝玉对功名利禄之事深恶痛绝,将追求仕途经济的读书人称为“禄蠹”。他无心于科举,只愿在女儿们的纯净世界里生活,这种叛逆精神使他与以贾政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格格不入。
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关键事迹
梦游太虚幻境 (第五回)
宝玉在人物-秦可卿房中入梦,神游概念-太虚幻境,在这里他窥见了“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判词,聆听了预示悲剧的《红楼梦》仙曲,并与可卿(警幻仙姑之妹)初试云雨。这次经历是他对命运和情爱的一次重要启蒙。
事件-宝玉挨打 (第三十三回)
因与戏子琪官(蒋玉菡)交往,以及金钏儿投井之事,贾政盛怒之下将宝玉毒打一顿。这是父子矛盾的总爆发,也是宝玉叛逆性格所遭受的一次最沉重的打击。
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
事件-宝玉出家 (第一百二十回)
在经历了家族败亡、黛玉去世、宝钗成婚等一系列打击后,宝玉彻底勘破红尘。他在参加科举考试后,并未回家,而是随一僧一道飘然而去,回归青埂峰,完成了他下凡历劫的使命。
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只见舡头上来了两人,一僧一道,夹住宝玉说道:“俗缘已毕,还不快走。”说着,三个人飘然登岸而去。
命运判词
宝玉的命运在书中有多处暗示,其中《西江月》二词对其性格的批判最为直接,而“终身误”曲则道尽了他与黛玉、宝钗之间的婚姻悲剧。
〔西江月〕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