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金玉良缘
概念简介
金玉良缘,或称“金玉姻缘”,是《红楼梦》中与概念-木石前盟相对的一条重要情感线索,主要指人物-贾宝玉与人物-薛宝钗之间的婚姻关系。此说源于宝钗所佩戴的金锁与宝玉出生时所衔的概念-通灵宝玉上所刻的铭文恰好能配成一对,被认为是天定的美满姻缘。
缘起
“金玉良缘”之说,最早由宝钗的丫鬟莺儿提及。宝钗的金锁是由一位癞头和尚所赠,并嘱咐上面的八个字必须錾在金器上,日后要与有玉的婚配。这恰好与宝玉的通灵宝玉形成对应。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
现实对应
在贾府中,金玉良缘得到了人物-王夫人、人物-薛姨妈等长辈的支持。他们认为宝钗的“金”与宝玉的“玉”是天作之合,且宝钗品格端方,知书达理,是理想的宝二奶奶人选。这一观念代表了封建社会中符合世俗标准、注重家庭利益的婚姻理想。
- 宝钗之“金”: 指薛宝钗的金锁,上刻“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 宝玉之“玉”: 指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与木石前盟的冲突
金玉良缘的提出,直接挑战了宝黛之间以精神契合为基础的概念-木石前盟,构成了书中主要的爱情矛盾。宝玉内心倾向于木石前盟,但最终在家族的安排下与宝钗成婚,导致了林黛玉泪尽而逝的悲剧结局。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