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实验:莱勒和帕克森的有病的格拉比特夫人

“莱勒和帕克森的有病的格拉比特夫人”是由哲学家基思·莱勒(Keith Lehrer)和托马斯·帕克森(Thomas Paxson)提出的一个概念-思想实验。它是对“盖梯尔问题”的一个更精巧的变体,旨在进一步说明**概念-知识的传统定义(被证成的真信念)是不充分的**。

思想实验的内容

莱勒和帕克森邀请我们想象一个情境:

思想实验-莱勒和帕克森的有病的格拉比特夫人

  1. 信念:我看到我的同事诺金特先生从办公室拿了一本书,并且我相信他偷了这本书。
  2. 证成:我的这个信念有很强的证成理由。因为我亲耳听到诺金特告诉我,他打算偷这本书,并且我还亲眼看到他鬼鬼祟祟地把书藏进大衣里带走了。
  3. 推论:我从“诺金特偷了书”这个信念,推导出另一个信念:“我们办公室里有人偷了书”。
  4. 真相(转折):然而,不为我所知的是,诺金特其实是在最后一刻改变了主意,他只是把书借走,并且得到了作者的许可。所以,“诺金特偷了书”这个信念是假的。
  5. 真相(再转折):但是,我们办公室的另一个人,格拉比特夫人,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前一天真的从办公室偷走了一本书。

实验的目的与结论

这个思想实验的核心在于,我所持有的那个信念——“我们办公室里有人偷了书”——同时满足了JTB定义的三个条件:

  • 它是被相信的:我相信它。
  • 它是真的:因为格拉比特夫人真的偷了书。
  • 它是被证成的:因为它是由一个被证成的信念(尽管是假的)逻辑地推导出来的。

然而,我们所有人的直觉都强烈地认为,我并不知道“我们办公室里有人偷了书”。我之所以相信了一件真事,完全是出于巧合。我的证成理由(关于诺金特)与我的信念之所以为真(因为格拉比特夫人)这两件事之间,是完全脱节的。

这个思想实验的结论与思想实验-盖梯尔的身在巴塞罗那的朋友一致:“被证成的真信念”并不是概念-知识的充分条件

它进一步强化了盖梯尔的论点,并促使认识论学家们去寻找那个能够排除认知运气的“第四个条件”。一些哲学家认为,这个案例表明,一个信念要成为知识,其证成理由不能是建立在任何虚假的信念之上的(即“无假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