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实验:布洛克的中华民族
“布洛克的中华民族”(Block’s China Brain / Chinese Nation)是由哲学家内德·布洛克(Ned Block)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概念-思想实验,旨在反驳理论-功能主义。它通过一个在规模上极其宏大的例子,来论证一个在功能上与人脑等同的系统,可能完全不具备主观意识体验(即概念-质性内容)。
思想实验的内容
布洛克邀请我们想象一个由整个国家的人口来模拟大脑运作的情境:
- 系统构成:设想我们将中国的全部人口(当时约十亿人)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巨大的“大脑”。
- 功能模拟:
- 每一个中国人,都扮演一个神经元的角色。
- 他们之间通过双向无线电进行通信,来模拟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
- 整个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连接到一个巨大的人形机器人身体上。
- 功能等同:我们假设,这个由全体中国人构成的巨大系统,在功能上与一个正常人类的大脑是完全等同的。它能接收机器人的感官输入,并控制机器人的身体做出所有正常人类会做的行为,包括谈话、学习、表达情感等。
实验的目的与结论
这个思想实验的核心问题是:这个由全体中国人构成的“中华民族大脑”,作为一个整体,是否拥有意识、感觉和思想?它是否拥有主观的概念-质性内容?
- 从理论-功能主义的角度看:答案必须是是。因为这个系统在功能上与一个有意识的人类大脑是完全等同的,而功能主义认为,只要功能等同,心灵状态就等同。
- 从我们的直观来看:答案几乎肯定是否。我们很难相信,这样一个人为组织的、由无数个分离的个体通过无线电联系构成的系统,能够作为一个整体,产生出统一的、主观的意识体验。我们不会认为,当那个机器人被针刺到时,整个“中华民族”会作为一个单一的主体,感到疼痛。
这个思想实验的结论是,功能等同并不足以保证意识的产生。
这个思想实验旨在说明,一个在功能上与人脑等同的系统,可能完全不具备主观意识体验。
“中华民族”思想实验是对理论-功能主义最强有力的“缺席的感受质”(Absent Qualia)反驳之一。它表明,一个系统的物理实现方式和构成,对于它是否能拥有意识可能是至关重要的。仅仅模拟功能,可能永远无法创造出真正的主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