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 资本论第三册
- 地租形式
货币地租是直接生产者将其剩余产品出售后,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形式,是资本主义地租的直接前身。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产品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转化。地主开始要求生产者将产品卖掉,直接以货币形式缴纳地租,这使得生产者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货币地租的出现,要求直接生产者不仅生产出产品,而且必须生产出商品,其产品的价值至少要足以支付地租。
展开阐述
货币地租是036-地租形式-产品地租的转化形式,它的出现标志着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和商品经济的深入发展。
-
形式:在货币地租下,地主不再收取实物产品,而是要求生产者支付一笔固定的货币额。这意味着,直接生产者必须将他的一部分产品(至少是代表其剩余劳动的那部分)作为商品拿到市场上出售,换取货币来缴纳地租。
-
后果与矛盾:
- 促进商品经济:货币地租的形式,强制性地将直接生产者推向市场,使其生产越来越具有商品生产的性质。
- 加剧农民分化:生产者能否按时缴纳货币地租,不仅取决于其生产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的风险加剧了农民的两极分化,一部分人破产沦为雇佣工人,另一部分人则可能富裕起来,转化为农业资本家。
- 资本主义地租的产生:随着农民的分化和农业资本家的出现,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雇佣工人这三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047-历史与社会-阶级在农村形成,货币地租也最终转化为资本主义地租(031-地租形式-级差地租和034-地租形式-绝对地租)。
-
与资本主义地租的区别:货币地租的支付者仍然是拥有生产资料的、身份独立的直接生产者;而资本主义地租的支付者是雇佣工人进行生产的农业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