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五篇,在012-篇章-形篇所论的实力(“形”)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指挥、调度和运用军队的力量,以创造出有利的战场态势,即“势”。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核心内容

  1. 030-核心概念-势:本篇的核心是“势”,即军队在运动中所产生的能量、动量和战略优势。如果说“形”是静态的实力,那么“势”就是动态的运用。孙子用“激水之疾,至于漂石”和“转圆石于千仞之山”来比喻“势”的强大与不可阻挡。

  2. 032-核心概念-奇正:为创造“势”,本篇集中阐述了“奇正”这一核心战术思想。“以正合,以奇胜”是其基本原则,即用正兵在正面牵制、迷惑敌人,再用奇兵从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发动决定性攻击。孙子强调,“奇”与“正”是相互转化、变化无穷的,如同无始无终的圆环。

  3. 治众如治寡:篇首提出,通过良好的组织编制(“分数”)和明确的指挥信号(“形名”),可以做到管理和指挥大部队如同指挥小部队一样容易,这是发挥“势”的前提。

  4.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孙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治军和领导原则,即善于作战的将领,应该通过创造有利的“势”来获取胜利,而不是苛求部下个人发挥超常能力。将帅的责任是创造出一种让胜利成为必然的态势。

  5. 示形动敌:篇中还论述了如何通过伪装(“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来迷惑敌人,调动敌人,从而为我方创造有利的“势”。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