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费用是商品在空间上发生位移(从生产地到消费地)所产生的费用,它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会把价值追加到商品中去。
商品在空间上的流通,即实际的移动,就是商品的运输。运输业一方面形成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从而形成生产资本的一个特殊的投资领域。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如下的特征:它表现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的继续,并且为了流通过程而继续。
展开阐述
运输费用在流通费用中占据一个特殊的位置。与纯粹流通费用(如买卖、簿记)不同,运输过程本身可以被视为一个生产过程,因为它创造了额外的效用——场所的变动。
运输的生产性质
- 使用价值的实现:许多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有在它们被运送到消费地点后才能实现。因此,运输是完成产品、使其成为可供消费的物品所必需的追加生产过程。
- 价值的追加:由于运输是一个生产过程,投在运输业上的生产资本(包括运输工具的损耗和运输工人的劳动)会将其价值追加到被运输的商品上。这个追加的价值同样由不变资本转移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构成。
- 生产力规律的适用:运输业和其他生产部门一样,遵循价值规律。运输工具越发达,劳动生产力越高,在一定距离内运输商品所需的劳动量就越小,从而追加到商品上的价值也越小。
运输费用的决定因素
追加到商品价格中的运输费用,其相对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
- 距离:与运输距离成正比。
- 体积和重量:与商品的物理属性成正比。
- 商品特性:易碎、易腐烂或危险的商品需要额外的保护措施,从而增加运输费用。
- 商品价值:运输费用在商品总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商品本身的价值成反比。价值密度低的商品(如煤炭)的运输成本相对较高,而价值密度高的商品(如钻石)的运输成本相对可以忽略不计。
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发展交通运输工具,极大地降低了单个商品的运输费用。但与此同时,它又通过开拓世界市场,使得商品运输的总量和总距离急剧增加。结果是,耗费在商品运输上的社会总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绝对地和相对地增加了,运输业本身也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独立的资本投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