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相似是指,一个概念所涵盖的各种事物之间,并不共享一个共同的本质属性,而是通过一系列犬牙交错、相互重叠的相似性联系在一起,如同一个家族的成员们那样。
考察一下我们称之为“游戏”的那些活动:棋类游戏、牌类游戏、球类游戏、竞技游戏等等。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不要说“必定有共同点”,而是要去看。
我看不出比“家族相似”更好的说法来刻画这些相似性的特征了;因为一个家族成员之间的各种相似之处(体形、相貌、眼睛的颜色、步态、性情等)也是这样重重叠叠、纵横交错的。
我们把许多东西归在一个名称下,不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公分母,而是因为它们是“亲戚”。
展开阐述
“家族相似”(Familienähnlichkeit)是维特根斯坦用来挑战传统本质主义定义观点的核心概念。传统观点认为,一个概念(如“狗”或“游戏”)之所以能应用于多个个体,是因为这些个体都具备一组必要且充分的共同特征(即“本质”)。
核心思想
- 反对本质主义:维特根斯坦以“游戏”为例,指出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所有游戏都具备的、独一无二的共同本质。有的游戏有输赢,有的没有;有的需要技巧,有的全凭运气;有的多人参与,有的可以单人进行。
- 重叠的相似之网:一个概念下的成员(A, B, C, D)之间的关系更像一个网络。A和B可能因为特征(xy)而相似,B和C因为特征(yz)而相似,C和D因为特征(zw)而相似。它们之间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共同特征,但都通过这条相似之链被联系在一起。
- 边界的模糊性:由于不存在清晰的本质定义,概念的边界往往是模糊的、开放的。“家族相似”允许我们理解为何我们可以轻松地使用这些概念,同时又难以给它们下一个精确的定义。
影响
- 重新定义“概念”:它改变了我们对概念结构的理解,为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等后来的认知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 与语言游戏的关系:家族相似解释了051-核心概念-语言游戏的多样性。各种语言游戏之所以都被称为“语言游戏”,不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本质,而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家族相似性。
- 解放哲学:这一思想使得哲学家们从为概念寻找精确定义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转而关注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用法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