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地形是《孙子兵法》在018-篇章-地形篇中从战场攻防角度对地理环境的分类,并为每种地形规定了相应的战术原则,是“地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六种地形及其对策
孙子强调,考察这六种地形是将领的重大责任,必须认真研究。
-
通形(Accessible ground)
- 定义:我方可以前往,敌方也可以过来的四通八达之地。
- 对策:率先抢占地势高而向阳的有利位置,保障粮道畅通,这样作战就有利。
-
挂形(Entangling ground)
- 定义:易于进入,但难以退出的地形。
- 对策:如果敌人没有防备,可以出击取胜;如果敌人有防备,出击不能获胜,我军将难以返回,非常不利。
-
支形(Stalemate ground)
- 定义:我军出击不利,敌军出击也不利,双方相持不下的地形。
- 对策:即使敌人用小利引诱,我军也不要出击。应该率军假装退去,诱使敌人出击一半时,再回兵反击,这样有利。
-
隘形(Narrow passes)
- 定义:两山之间的狭隘通道。
- 对策:我军若先占领,必须用重兵据守隘口等待敌人;若敌人先占领,且已用重兵守住,则不要进攻;若敌人并未完全封锁隘口,则可以进攻。
-
险形(Precipitous heights)
- 定义:山高谷深的险要之地。
- 对策:我军若先占领,必须据守向阳的高地等待敌人;若敌人先占领,我军应引兵离去,不要进攻。
-
远形(Great distances)
- 定义:与敌人相距遥远,双方兵力相当的地形。
- 对策:难以主动挑战,如果勉强进攻,对我方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