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地篇》是《孙子兵法》篇幅最长的一章,它从深入敌国作战的“为客之道”出发,将军事地理和士卒心理相结合,系统阐述了在057-地形与地理-九地等不同战略纵深下应采取的战术原则。
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核心内容
-
057-地形与地理-九地:本篇的核心概念是“九地”,即根据深入敌境的程度和所处环境的特点,将战区划分为九种战略地理形势: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孙子为每一种“地”都规定了相应的战术原则,如“散地则无战”、“衢地则合交”、“死地则战”等。
-
为客之道与士卒心理:本篇深刻揭示了军队所处环境与士卒心理状态的密切关系。当军队在本国作战时(散地),士卒容易逃散;而深入敌境(重地),则军心专一;陷入走投无路的绝境(死地),则会人人奋勇死战。善于用兵的将领,就是要利用这种“人情之理”,将部队“投之亡地”,从而激发其最大的战斗潜力。
-
愚兵之术:为了将士卒置于“死地”而后生,将领必须做到“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通过变换驻地、迂回行军、焚舟破釜等方式,断绝士卒的退路和念想,使其“不得已则斗”。
-
039-军事思想-兵贵神速与055-战略战术-始如处女后如脱兔:本篇再次强调了神速作战的重要性,提出“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并用“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的生动比喻,描述了如何通过初期的沉静示弱来麻痹敌人,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攻击,使敌人来不及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