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他领导的学派提出了“数是万物的本源”的核心思想,认为整个宇宙的结构都是由和谐的数学关系决定的,深刻影响了西方的哲学与科学发展。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处在宇宙中心的是火,地球只是星体之一,此外还有一个对地。
毕达哥哥拉斯学派发现,发出和谐音的琴上,每根弦的长度必成整数比。
“数是万物的本源”这一毕达哥拉斯原则的主要论据就在于万物与数相似。
毕达哥拉斯第一个提出“数是万物的原理”。
展开阐述
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有独特地位,他们将数学、宗教、哲学和自然研究神秘地结合在一起。
核心观点
- 数是万物本源: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中心思想是,数(Number)不仅是计算工具,更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原理(arche)。他们相信,现象世界背后隐藏着一个和谐的、由整数比例构成的数学秩序。
- 和谐与宇宙论:他们最著名的发现是乐音的和谐与琴弦长度的整数比关系。受此启发,他们将这一“和谐”观念推广到整个宇宙,认为天体的运动也是由完美的数学关系决定的。他们的宇宙模型甚至不是地心说,而是认为宇宙中心是“火”,地球和其他星体围绕中心火旋转。
- 数学的神秘主义:在毕达哥拉斯学派那里,对数的兴趣并非纯粹的数学兴趣。每个数字都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和神秘内涵,例如“4”代表正义,“10”是完美的数。他们的数学思辨与宗教灵感和神秘主义紧密交织。
深远影响
毕达哥拉斯学派“数是万物的原理”这一信念,以及认为天体运动必然是完美的、可由数学描述的(例如正圆运动)的原则,对西方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柏拉图到哥白尼,再到开普勒,都深受其数学化宇宙观的启发。近代科学革命中“自然这部书是用数学文字写成的”这一核心信念,其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毕达哥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