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决定论

非决定论(Indeterminism)是针对问题-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一种立场,其核心观点是否定概念-因果决定论的普遍性。非决定论者认为,并非宇宙中的每一个事件都是由先前的原因所必然决定的,至少在某些层面(例如量子力学层面或人类选择层面)存在着真正的、不可预测的随机性或偶然性。

与自由意志的关系

许多人认为,要为自由意志保留空间,首先必须证伪决定论。因此,非决定论常常被看作是支持自由意志(特别是理论-自由意志主义)的必要前提。如果世界不是被完全决定的,那么“本可以做出其他选择”的可能性似乎就存在了。

认为我们没有自由意志这种看法一直被认为来自唯物主义。古希腊人意识到,如果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诸多原子碰撞产生的结果,那么,我们对未来就是无能为力的,该发生的一切都会发生。

一些20世纪的物理学发现,特别是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为非决定论提供了科学上的支持。这些发现表明,在亚原子层面,事件的发生似乎具有内在的概率性,而非严格的因果必然性。

面临的挑战

然而,非决定论本身并不能直接保证自由意志的存在。一个纯粹随机、偶然发生的行为,和一个被必然决定的行为一样,都不是出于行动者自身的理性控制。

思想实验-加德纳的随机轰炸机

这个思想实验旨在说明,一个完全随机、不受任何因果影响的行动(就像一个随机投弹的轰炸机),并不能被称作是“自由的”或“负责任的”。

如果我们的选择仅仅是像量子跃迁一样随机发生,那么这个选择就不是“我”做出的,而只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件。因此,一个令人满意的自由意志理论,不仅需要否定严格的决定论,还需要说明行动者的选择是如何既非必然、也非偶然,而是出于自我控制的。这正是理论-自由意志主义所面临的核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