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Agnosticism)是在宗教哲学中关于神存在问题的基本立场之一。它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上帝的存在,而是主张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拥有足够的证据来就上帝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得出确定的知识。因此,最理性的态度是对这个问题悬置判断

理论-不可知论 (Agnosticism): 这种观点认为,我们无法知道上帝是否存在。

核心论点

不可知论的核心是一个关于知识的立场,而非关于信念的立场。不可知论者认为,无论是理论-有神论者提出的证明上帝存在的论证,还是理论-无神论者提出的反驳上帝存在的论证,都同样不具有决定性的说服力。

  • 他们认为,上帝作为一个超验的存在,其本质是人类有限的理性所无法把握的。
  • 他们也承认,问题-恶的存在等问题对理论-有神论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使得接受上帝存在变得困难。

面对这种正反两方面理由都不充分的局面,不可知论者认为,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承认我们的无知,既不相信,也不否认。

与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区别

不可知论与理论-有神论理论-无神论的关键区别在于其关注点:

  • 理论-有神论:持有“上帝存在”的信念
  • 理论-无神论:持有“上帝不存在”的信念
  • 不可知论:对“我们是否能知道上帝存在”这个问题持否定回答,并因此拒绝对上帝是否存在持有信念。

这个词由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创造,用以表达一种严格的、只接受充分证据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