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实验:法兰克福的不情愿的和放浪的瘾君子
“法兰克福的不情愿的和放浪的瘾君子”是由哲学家哈里·法兰克福(Harry Frankfurt)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概念-思想实验。它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类型的瘾君子,对理论-相容论进行了更精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个关于意志自由的等级理论。
思想实验的内容
法兰克福邀请我们对比两种瘾君子:
-
不情愿的瘾君子(The Unwilling Addict):
- 他有吸毒的欲望(一阶欲望)。
- 但他不希望自己有这种欲望,他希望自己能戒除毒瘾(这是一个二阶欲望,即关于欲望的欲望)。
- 他的二阶欲望与一阶欲望发生了冲突,但他无法抗拒一阶欲望,最终还是吸了毒。
-
放浪的瘾君子(The Wanton Addict):
- 他也有吸毒的欲望(一阶欲望)。
- 但他对这个欲望没有任何反思。他从不考虑自己是否应该有这种欲望,他只是简单地跟着欲望走。他没有形成任何有效的二阶欲望。
实验的目的与结论
法兰克福通过这个对比,得出了关于自由意志的几个重要结论:
-
意志自由是二阶能力:真正的意志自由,不仅仅是“做我们想做的事”(满足一阶欲望),而是能够让我们的一阶欲望符合我们的二阶欲望的能力。即,我们能够“想要我们所想要想要的”(to want what one wants to want)。
-
不情愿的瘾君子没有意志自由:他虽然是按照自己的(一阶)欲望去行动的,但他的意志是不自由的,因为他无法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他更高层次的(二阶)意愿。他的意志与自身发生了分裂。
-
放浪的瘾君子根本不是“人”:法兰克福认为,放浪的瘾君子由于缺乏对自身欲望进行反思的能力(即形成二阶欲望的能力),他甚至不具备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格”(personhood)。他只是被动地被欲望所驱动,与动物无异。
这个思想实验深化了对理论-相容论的讨论。它表明,一个更精致的相容论,需要考虑我们意志的内在结构和我们对自身欲望的反思能力。自由不仅仅是行动和欲望的一致,更是不同层级欲望之间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