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实验:普特南的超级斯巴达人
“普特南的超级斯巴达人”是由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概念-思想实验,旨在反驳理论-逻辑行为主义。它通过设想一个虽然拥有内在感受,但却完全不表现出相应行为的群体,来论证行为倾向并不是拥有某种心灵状态的必要条件。
思想实验的内容
普特南邀请我们想象一个特殊的社会:
设想一个由“超级斯巴达人”或者“超级斯多葛人”组成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成年人都拥有一种能力,可以成功抑制所有痛苦造成的非自主行为。他们可能有时会承认感到痛苦,但始终用的是愉快而柔和的口吻…他们从不会抽搐、尖叫、畏缩、哭泣…然而,他们与我们一样能感觉到痛苦并厌恶它。
这些“超级斯巴达人”出于某种坚定的理念,通过严格的训练,做到了在经受剧烈痛苦时,外在表现得与常人无异,甚至谈笑风生。
实验的目的与结论
这些“超级斯巴达人”虽然感受到了真实的痛苦,但他们完全不具备任何与“疼痛”相关的行为倾向。
- 根据理论-逻辑行为主义的定义(心灵状态=行为倾向),我们必须得出结论:这些超级斯巴达人没有处于疼痛之中。
- 然而,根据思想实验的设定,他们确实感受到了剧烈的痛苦。我们的直觉也强烈地告诉我们,一个正在感受剧痛的人,无论他是否表现出来,都确实是在疼痛。
这个矛盾揭示了理论-逻辑行为主义的另一个根本缺陷:
拥有特定的行为倾向并不是处于特定心灵状态的必要条件。
这个思想实验与思想实验-完美的伪装者互为补充,共同论证了理论-逻辑行为主义的失败。它表明,心灵状态是内在的、第一人称的体验,它与外在行为之间的联系是偶然的、可变的,而不是定义性的。一个人的行为,是由其多种心灵状态(如信念、欲望、意志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能将任何一种心灵状态简单地等同于某一种行为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