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大屠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由群体犯下的暴行,勒庞将其作为031-群体类型-所谓的犯罪群体的典型案例,用以剖析在强大暗示下,一个由普通公民组成的群体如何坚信自己怀着爱国热情,犯下最残忍的罪行。
在一个在我们的历史上留下了最阴暗的回忆的群体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所有这些特征:九月大屠杀的参与者。他们还跟圣巴特罗缪之屠的参与者有许多相似之处。
屠杀者大概有三百多人,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异质群体。除了极小部分的人是职业军人以外,他们主要是由不同行业的店铺老板和手工艺者组成的……在受到的暗示的影响下,他们跟前面所说的厨师一样,坚信自己在完成一项爱国行为。他们完成了双重的功能,既是法官,又是刽子手,无论如何也不认为自己是罪犯。
展开阐述
勒庞详细引用了历史学家038-关键人物-丹纳对九月大屠杀的记述,将其作为群体心理特征的集中体现。
-
群体的构成:屠杀者是一个典型的异质群体,主要由普通的店铺老板和手工艺者(皮匠、锁匠、泥水匠等)组成,而非一群恶棍。
-
强大的暗示:在“清空监狱”这一强大暗示的影响下,他们坚信自己是在消灭“国家公敌”,履行一项爱国职责,因此在心理上是无罪的。
-
群体的简单逻辑:他们成立了临时法庭,其判决逻辑极为简单:贵族、教士、军官等身份本身就是一种罪行,无需审判即可集体处决。他们甚至推断,一个女囚犯的丈夫是下毒犯,那么她本人也一定心怀怨恨,有机会就会报复社会,因此也必须处死。
-
情感的夸张与矛盾:屠杀者在行刑时表现出极度的残忍和享乐(唱歌、跳舞、为“贵妇”安排观看席位),但同时也能展现出矛盾的同情心(因犯人缺水而要杀死看守)和奇特的道德感(将受害者的钱财上交委员会)。这充分体现了群体情感的夸张、多变和极端化。
九月大屠杀清晰地表明,一旦普通的个体被吸入群体并受到暗示,他们就会变成无意识的木偶,犯下自己独立时绝不会犯下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