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代最大规模的一次民众反抗运动。钱穆先生认为,尽管它带有民族革命的色彩,但其在政治上的极端幼稚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破坏,注定了其必然失败的命运。
由今看来,大家同情太平天国,认为它是民族革命,这话自不错,但实际也不尽然。至少他们太不懂政治,他们占了南京十多年,几乎丝毫没有在制度上建树。
政治上的幼稚与粗陋
太平天国的政治表现极为拙劣,缺乏基本的政治常识和制度建设。
- 国号荒唐:以“太平天国”为国号,是对西方宗教粗浅模仿和对中国历史谶纬迷信的混合,既不严肃,也违背了政治传统。
- 官制混乱:其领袖称天王、东王、西王等,更设置“王长兄”、“王次兄”等荒唐名号,完全是通俗演义的水平,而非正式的政治制度。
- 缺乏知识分子:其集团内部严重缺乏真正的读书人参与,这是其无法建立有效政治架构的根本原因,也是清廷长期分化汉族社会的结果。
第一论国名,便是不祥之兆,哪里有正式建立一个国家而号称天国的呢?……而且洪杨一出来就称天王、东王、南王、西王、北王、翼王,那些名号,只能在通俗演义里有,哪能成为一种正式的制度?
对传统文化的彻底破坏
太平天国奉行极端的排外和反传统政策,试图将中国历史文化连根拔起。
- 焚烧孔庙:他们将孔子的书籍称为“妖书”,到处焚毁孔庙,意图彻底摧毁儒家文化传统。
钱穆先生尖锐地指出,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它不仅要推翻满清的统治,更要推翻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如果这样的政权成功,那将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
他们又到处焚毁孔庙,孔子的书被称为妖书,他们想把民族传统文化完全推翻,即使当时没有曾国藩、左宗棠,洪杨还是要失败。
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
尽管太平天国最终失败,但它极大地动摇了清朝的统治,促使湘军、淮军等汉族地方武装崛起,客观上为晚清的汉族官员掌权和后续的变法与革命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