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宝玉出家
事件简介
宝玉出家是《红楼梦》的最终结局,发生在第一百二十回。在经历了事件-黛玉之死、事件-贾府被抄等一系列重大打击后,人物-贾宝玉彻底勘破红尘。他在参加科举考试后,并未回家,而是在毘陵驿地方,拜别父亲人物-贾政,随一僧一道飘然而去,回归概念-太虚幻境。宝玉的出家,是他对污浊现实世界的彻底告别,也是他作为“神瑛侍者”下凡历劫使命的终结,完成了“返本还原”的回归。
出家过程
中举后走失
宝玉与人物-贾兰一同参加乡试,并且双双中举。然而,在出场后,宝玉于人群中神秘走失,从此再无踪迹。他的失踪给贾府带来了巨大的震惊和悲痛。
贾兰也不及请安,便哭道:“二叔丢了。”王夫人听了这话便怔了,半天也不言语,便直挺挺的躺倒床上。
拜别贾政
在贾政扶送人物-贾母灵柩南返途中,行至毘陵驿,于雪地中与宝玉最后一次相见。此时的宝玉已是“光着头,赤着脚”,身披大红猩猩毡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拜别之后,他便与一僧一道飘然远去,只留下一曲《归彼大荒》的歌声。
贾政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宝玉未及回言,只见舡头上来了两人,一僧一道,夹住宝玉说道:“俗缘已毕,还不快走。”说着,三个人飘然登岸而去。
事件意义
宝玉的出家是《红楼梦》悲剧的必然结局,也是其哲学思想的最终体现。
- 对现实世界的反抗:宝玉的出家,是他对那个充满了虚伪、欺骗和痛苦的现实世界的最终反抗。他抛弃了功名富贵、家庭伦理,选择了精神上的彻底解脱。
- 历劫的完成:作为下凡历劫的神瑛侍者,宝玉在经历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情缘纠葛之后,尘缘已满,最终回归其本来面目——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
- 悲剧的深化:宝玉的出家,使得他与人物-薛宝钗的概念-金玉良缘成为一场空梦,给留下的亲人带来了无尽的悲伤,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悲剧色彩。他虽中了举人,却弃之而去,也构成了对封建仕途经济的最大讽刺。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