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胜”思想是《孙子兵法》在011-篇章-谋攻篇中提出的核心军事理想,指不通过暴力对抗,而是通过谋略、外交等手段,完整地保全敌国、敌军,迫使其非战而降。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内涵阐述
孙子认为,战争的最高目标是“全胜”,即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略利益。他将胜利分为不同层次:
- 上策(全国、全军):通过强大的军事威慑和高超的谋略,使敌人不战而降,完整地接收其国家、军队和资源。
- 次策(破国、破军):通过直接的军事对抗,攻破敌国、击败敌军来获取胜利。这种胜利虽然也是胜利,但己方也会有相应的损失和消耗,并非最理想的结果。
实现途径
实现“全胜”的根本途径,就是038-军事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认为,百战百胜并非最高明的用兵之法,不经交战就使敌人屈服,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为达到此目的,他提出了047-战略战术-上兵伐谋的战略层次,强调应优先从谋略和外交层面瓦解敌人。
“全胜”思想是孙子036-军事思想-慎战思想的延伸,它并非否定战争,而是追求以最文明、代价最小的方式达成战略目的,即“兵不顿而利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