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情感是群体所有信念都具有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是对某个存在或观念的崇拜、盲从、无法容忍讨论、以及强烈的传播欲望和对异己的敌视。
这种情感的特征非常简单:对一个被认为是高一级的人产生崇拜,对他被认为具有的力量产生恐惧,对他的号令盲目服从;无法对他定下的教条展开讨论;有传播这些信条的强烈愿望;倾向于将不愿意接受这些信条的人都视为敌人。无论这样一种情感适用于一个看不见的神,一个石制的偶像,一个英雄,还是一种政治理念,其本质都是宗教性的,同时具备超自然和奇迹的效应。
群体的信念,具备这些内在于宗教情感的特点:盲目的顺从,粗暴的不宽容,强烈的宣传欲望。所以我们可以说,他们的所有信仰,都具有宗教形式。
展开阐述
勒庞拓宽了“宗教”的定义,将其从对神灵的崇拜中解放出来,变成一种心理状态的描述。任何观念、人物或事业,只要能让个体将全部心智、意志和狂热都服务于它,就具备了宗教情感的本质。
-
宗教情感的普适性:这种情感不仅限于传统宗教。一个英雄(如036-关键人物-拿破仑)、一种政治理念(如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主义)甚至一种社会思潮(如无神论),一旦被群体接受,就会被赋予宗教形式,成为不容置疑的绝对信条。
-
宗教情感的必然伴侣:不宽容和狂热是宗教情感的必然产物。当一个群体坚信自己掌握了某种真理或通往幸福的秘密时,他们会本能地试图铲除一切阻碍其信仰建立的异己力量。这解释了历史上许多看似无关的事件(如宗教裁判所、042-关键事件-圣巴特罗缪之屠、大革命的恐怖时期)背后共通的心理动因。
-
历史的驱动力:勒庞认为,理解群体的宗教情感是理解历史哲学的关键。伟大的征服者和帝国(如罗马帝国对皇帝的崇拜)之所以能维持统治,并非单靠武力,而是靠唤起的宗教式崇拜。历史上所有重大的动荡,其根源都在于群体灵魂中某种新宗教信仰的建立,而非某个孤立的个体或君主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