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败”是《孙子兵法》在018-篇章-地形篇中提出的可导致军队覆败的六种情况,其根源并非天灾或地形,而是将领在指挥和管理上的严重过错。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

内涵阐述

孙子明确指出,军队的失败,问题往往出在将领自身。他将这些由将领过失导致的失败归纳为六种情况:

  1. 走(Flight):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以少击多(“以一击十”),导致军队溃败而逃。
  2. 弛(Slackness):士卒强悍,但将吏懦弱,无法有效指挥和约束,导致军纪松弛而败。
  3. 陷(Collapse):将吏强悍,但士卒羸弱,无法执行命令,导致军队陷入危局而败。
  4. 崩(Ruin):偏将不服从主将节制,出于怨愤而擅自出战,主将又不了解其能力,导致指挥系统崩溃而败。
  5. 乱(Confusion):将帅懦弱而无威严,教育不明,法令不行,官兵关系混乱,布阵杂乱无章,导致军队大乱而败。
  6. 北(Rout):将领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弱击强,以少击众,且军中没有精锐先锋部队,导致全军败北。

这“六败”是为将者必须深入考察和避免的,是其不可推卸的“至任”。它从反面论证了将领在治军和指挥中的关键作用。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