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新野
新野是人物-刘备在投靠人物-刘表后,得以屯兵驻扎的小县。这里是刘备集团在事件-赤壁之战前最重要的栖身之地,也是“卧龙”人物-诸葛亮初出茅庐、施展才华的第一个舞台。
历史地位
尽管新野城小、民少、粮薄,但刘备在此地实行仁政,招募兵马,赢得了民心,为他日后的发展积蓄了最初的力量。当地百姓甚至传唱民谣:“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关键事件
- 事件-三顾茅庐: 刘备正是在屯兵新野期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
- 事件-火烧博望坡: 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把火,便是在新野附近的博望坡,大败了人物-夏侯惇的十万大军。
- 事件-火烧新野: 在曹操大军压境之时,诸葛亮定计将新野化为一座空城,并利用火攻,再次大败人物-曹仁的军队。
- 携民渡江: 在放弃新野时,当地百姓感念刘备的仁德,自愿跟随他南迁,上演了“携民渡江”的感人一幕。
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
地理与象征
新野对于刘备集团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不仅是刘备获得诸葛亮辅佐的地方,也是其“仁德”形象得以充分展现的舞台。虽然最终被迫放弃,但新野的经历为刘备赢得了宝贵的民心和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