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曹操献刀

曹操献刀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情节,讲述了人物-曹操在司徒人物-王允府中,自告奋勇借七宝刀刺杀权臣人物-董卓的故事。此事虽未成功,但极大地塑造了曹操早期忠义、机智的英雄形象。

事件背景

人物-董卓废立皇帝后,权倾朝野,残暴不仁。司徒王允召集众官于家中宴饮,席间众人因念及汉室衰微而痛哭。此时,曹操挺身而出,大笑众人“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并表示自己愿意亲手刺杀董卓。

坐中一人独抚掌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允视之,乃骁骑校尉曹操也。 …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事件经过

王允将祖传的七宝刀借与曹操。次日,曹操怀揣宝刀来到相府,借机接近董卓。当董卓因肥胖不耐久坐而转身向内卧倒时,曹操急掣宝刀在手,正欲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到曹操的动作,急忙转身喝问。

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

此时,人物-吕布也已牵马返回。曹操急中生智,跪下谎称自己有宝刀一口,特来献予相国。董卓接过宝刀,信以为真。曹操则借试马为由,快马加鞭逃出都城。

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事件影响

曹操刺杀董卓虽然失败,但此事让他名声大振,为他之后返回陈留,发矫诏号召事件-十八路诸侯讨董奠定了声望基础。这一事件也充分展现了曹操过人的胆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相关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