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挥泪斩马谡

挥泪斩马谡是人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因参军人物-马谡违背军令、自作主张导致战略要地街亭失守后,诸葛亮为严明军纪,忍痛将其处斩的事件。

事件背景

在第一次北伐中,街亭是蜀军的咽喉要道,其得失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诸葛亮力排众议,任命自己十分器重的马谡为先锋,前往镇守街亭,并再三叮嘱他必须当道下寨,切勿大意。

然而,马谡到达街亭后,刚愎自用,不听副将王平的劝阻,违背了诸葛亮的部署,选择在远离水源的山上扎营,犯了兵家大忌。

谡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破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

事件经过

势力-曹魏大将张郃率军赶到后,迅速识破了马谡的部署失误,立即派兵将其围困在山上,并断绝了其水源。蜀军在山上不战自乱,最终被魏军大败,街亭失守。

街亭的丢失,使得诸葛亮的整个北伐部署被打乱,蜀军主力面临被包抄的危险,第一次北伐因此功败垂成。事后,马谡自知罪责难逃,自缚请罪。诸葛亮虽然深爱其才,且想起了人物-刘备事件-白帝城托孤时“马謖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忠告,但为了维护军法的公正和严肃性,他最终还是下令将马谡斩首。

孔明挥泪曰:“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必当斩之。”

在斩杀马谡之后,诸葛亮亲自为他设祭,痛哭不已,并对其家人予以厚待,体现了他执法如山却又重情重义的复杂心情。

事件影响

挥泪斩马谡是诸葛亮严明军纪的集中体现,但也让蜀汉失去了一位有潜力的将才。这一事件的悲剧性,成为了后世管理者在“情”与“法”之间如何抉择的经典案例。

相关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