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是人物-曹操与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人物-袁绍之间为争夺中原霸权而展开的一场决定性战役。此战以曹操的以少胜多、大获全胜而告终。

事件背景

在分别消灭了周边的割据势力后,曹操和袁绍成为北方最强大的两股力量,双方的冲突已不可避免。袁绍在谋士的鼓动下,起兵七十余万,南下进攻许都,意图一举消灭曹操。

绍遣大将颜良作先锋,进攻白马…大军进发至黎阳,东郡太守刘延告急许昌。曹操急议兴兵抵敌。

事件经过

战争初期,袁绍军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其大将颜良、文丑骁勇善战,连斩曹军数将。曹操不得已,请出人物-关羽,连斩颜良、文丑,极大地挫伤了袁军的锐气。

随后,两军在地点-官渡一带形成对峙。袁绍军筑起土山,从高处射箭,一度使曹军陷入困境。但曹操采纳刘晔的建议,制造“霹雳车”抛射石块,成功破解了袁军的箭雨攻势。

对峙日久,曹操军中粮草将尽。此时,袁绍的谋士许攸因家人被审配下狱,愤而投奔曹操,并献上了奇袭袁军粮草大营的计策,即事件-乌巢烧粮

攸曰:“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巢,今拨淳于琼守把,琼嗜酒无备。公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彼护粮,乘间烧其粮草辎重,则绍军不三日将自乱矣。”

曹操采纳此计,亲率精兵奇袭乌巢,烧毁了袁绍的全部粮草。袁军因此军心大乱,张郃、高览等大将也阵前投降。曹操乘势总攻,袁绍七十万大军土崩瓦解。

事件影响

官渡之战的胜利,使得曹操彻底消灭了北方最大的竞争对手,为他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而袁绍则在此战后一蹶不振,不久便病逝,其势力也迅速被曹操吞并。

相关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