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乌巢烧粮
乌巢烧粮是事件-官渡之战中最具决定性的转折点。它指的是人物-曹操采纳谋士人物-许攸的计策,亲率精兵奇袭并烧毁了人物-袁绍军队的粮草囤积地——乌巢。
事件背景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与袁绍两军长期对峙,曹军兵力处于劣势,且粮草即将耗尽,形势十分危急。
且说曹操军粮告竭,急发使往许昌教荀彧作速措办粮草,星夜解赴军前接济。
恰在此时,袁绍的谋士许攸因家人犯罪被收押,且自己的计策不被袁绍采纳,愤而投奔曹操。他向曹操泄露了袁军的致命弱点:所有粮草都囤积在乌巢,且守将淳于琼嗜酒无备。
攸曰:“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巢,今拨淳于琼守把,琼嗜酒无备。公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彼护粮,乘间烧其粮草辎重,则绍军不三日将自乱矣。”
事件经过
曹操听从许攸之计,亲自挑选五千精兵,伪装成袁军的旗号,连夜衔枚疾走,奇袭乌巢。当袁绍得知消息时,其谋士郭图又做出错误判断,建议主攻曹操大营而非救援乌巢,导致袁军错失良机。
曹操军成功抵达乌巢,纵火焚烧了袁军所有的粮草辎重。大火冲天,袁军军心彻底动摇。
操教军士将束草周围举火,众将校鼓噪直入。…一霎时,火焰四起,烟迷太空。…粮草尽行烧绝。
事件影响
乌巢粮仓被烧,使得袁绍的七十万大军瞬间陷入绝境,不战自乱。曹操乘机发动总攻,一举击溃了袁绍主力,取得了官渡之战的决定性胜利。此事件是官渡之战的胜负手,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奇袭致胜的经典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