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它是人物-刘备为报人物-关羽被杀和地点-荆州被夺之仇,对势力-东吴发动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以蜀汉的惨败而告终。

事件背景

事件-败走麦城后,关羽被杀,荆州失守,这让与他情同手足的刘备悲痛欲绝,决心倾全国之力讨伐东吴,为弟报仇。此时,另一位义弟人物-张飞也因鞭打士卒而被部将刺杀,更让刘备的怒火达到了顶点。

尽管人物-赵云人物-诸葛亮等人一再劝谏,认为应以国仇(篡汉的势力-曹魏)为重,但刘备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执意东征。

先主曰:“朕意已决,无得再谏!”遂命丞相诸葛亮保太子守两川,马超、马岱助魏延守汉中,赵云为后援,自引大军七十五万,水陆并进,杀奔东吴而来。

事件经过

战争初期,蜀军士气高昂,一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人物-孙权在求和不成后,采纳阚泽的建议,拜年少的人物-陆逊为大都督,统领全军抵抗刘备。

陆逊深知蜀军锋芒正盛,采取了坚守不出的策略,拒不与蜀军正面交战,将战线拖延了七八个月。时值盛夏,蜀军将营寨迁入林中避暑,并沿山谷扎下四十余座大营,犯了兵家大忌。

却说陆逊坚守不出,不觉自春历夏。蜀兵入林避暑,尽皆懈怠。

陆逊抓住了这个机会,定下火攻之计。他派兵夜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蜀军的四十多座连营瞬间陷入一片火海,土崩瓦解。刘备在张苞、关兴等人的死战保护下,才得以逃脱。

事件影响

夷陵之战的惨败,使得刚刚建立的势力-蜀汉元气大伤,精锐尽失,国力受到严重削弱。刘备也因此一病不起,最终在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后去世。这场战争标志着孙刘联盟的彻底终结,也使得蜀汉兴复汉室的理想变得更加遥不可及。

相关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