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三分归晋
三分归晋是《三国演义》的最终结局,标志着自事件-黄巾起义以来近百年的分裂和战乱时期的结束。在势力-蜀汉和势力-曹魏相继灭亡后,势力-东吴最终被西晋王朝所灭,天下重归一统。
事件背景
在人物-诸葛亮和人物-姜维相继去世后,蜀汉后主人物-刘禅昏庸无能,最终在事件-邓艾偷渡阴平后,不战而降,蜀汉灭亡。
在曹魏内部,人物-司马懿通过事件-高平陵之变,完全掌控了军政大权。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废黜并杀害了曹魏的皇帝,为最终的篡位铺平了道路。
事件经过
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最终废黜了曹魏最后一位皇帝曹奂,正式登基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至此,曹魏政权灭亡。
此时,天下只剩下西晋与东吴对峙。西晋在经过充分准备后,派遣大都督杜预率领大军,水陆并进,攻伐东吴。东吴末代皇帝孙皓荒淫无道,早已失去民心,面对晋军的强大攻势,几乎无力抵抗。
晋兵七路并进,势如破竹。吴兵四下奔溃。…王濬战船,直抵石头城下。孙皓自知难敌,乃效后主刘禅之法,自缚,抬榇,率文武百官,诣王濬军前投降。
最终,孙皓出降,东吴灭亡。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彻底结束,天下重新归于统一的西晋王朝。
事件影响
三分归晋,应了《三国演义》开篇所言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近一个世纪的英雄辈出、谋略纷呈的时代,最终以司马家族的胜利而告终。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给后人无尽的感慨与思索。
一统之后,至太康元年,策立皇后杨氏,累封宗室,大赦天下。吴主孙皓,降封为归命侯。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矣。此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