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兵伐谋”是《孙子兵法》在011-篇章-谋攻篇中为实现038-军事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而提出的战略层次排序,指出了不同战略手段的优劣次序。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内涵阐述
孙子认为,用兵之道有高下之分,他将不同的战略手段按照从优到劣的顺序排列为:
- 伐谋:最高明的用兵(“上兵”),是在谋略层面上战胜敌人,即挫败敌人的战略计谋,使其计划在酝酿阶段就已失败。
- 伐交:次一等的策略,是通过外交手段瓦解敌人的同盟,孤立敌人,使其失去外援。
- 伐兵:再次一等的策略,是在战场上直接与敌人的军队交锋,击败其有生力量。
- 攻城:最下策,是攻打敌人坚固的城池。孙子认为这是万不得已(“为不得已”)才会采用的方法,因为它耗时费力,且伤亡惨重。
战略意义
“上兵伐谋”的战略思想,是037-军事思想-全胜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强调战争的胜利并不仅仅依靠战场上的厮杀,更高明的胜利来自于战前的谋划、外交的纵横。通过在更高维度上(谋略、外交)击败敌人,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