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变篇》是《孙子兵法》的第八篇,核心是论述将领在指挥作战时必须懂得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变通的原则,即“九变之术”。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核心内容

  1. 九变之术:本篇开篇列举了在不同地形和特定情况下应采取的九种权变措施,如“圮地无舍”、“围地则谋”、“死地则战”,以及“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和“君命有所不受”。其核心思想是,将领不能拘泥于常规,必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才能真正发挥地形之利,掌握用兵之道。

  2. 利害相杂:孙子提出了极为重要的辩证思想:“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即高明的将领在考虑问题时,会同时兼顾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在有利局面中考虑到潜在的危害,可以使计划更加周全可靠(“务可信”);在有害局面中考虑到有利的因素,可以找到化解危难的方法(“患可解”)。

  3. 恃吾有待:本篇强调了立足于自身准备的重要性,指出“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胜利不能寄希望于敌人的不作为,而要依靠我方充分的准备和强大的实力。

  4. 034-核心概念-将有五危:篇末,孙子指出了将领可能存在的五种致命的性格缺陷,是“用兵之灾”。这五危包括:

    • 必死:有勇无谋,一味死拼,可以被计谋杀害。
    • 必生:贪生怕死,临阵畏怯,可以被俘虏。
    • 忿速:性情急躁易怒,经不起挑衅侮辱。
    • 廉洁:过于爱惜名声,经不起污辱。
    • 爱民:过于爱护民众,反而会因此被敌人牵制而烦扰。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