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语言学是由索绪尔开创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它强调语言是一个由各种相互关联的成分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成分的价值和意义都由其在整体结构中的关系和差异所决定。

索绪尔的语言学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中心论点是:语言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成分完全由它们在系统中的相互关系界定。

结构主义不仅是此后数十年语言学的最主要传统,而且也延伸到众多社会/人文研究领域。

作为一种哲学思想,结构主义的主要立论在于:意义出现在结构之中,这个结构,无论是语言系统,还是社会规范系统或心理结构,都不是行为者平素的意识内容,但它无所不在,是任何意识所依托的东西。

展开阐述

结构主义语言学是20世纪初由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奠基的一场语言学革命,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形成了广泛的“结构主义”思潮。

核心原则

  1.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并非一堆孤立词语的集合,而是一个由符号构成的严密系统。每个符号都是一个“施指”(音响形象)和一个“所指”(概念)的统一体。
  2. 共时性研究优先于历时性研究:结构主义语言学关注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语言系统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共时性),而不是语言现象的历史演变(历时性)。因为系统的价值在于其成员的同时并存。
  3. 关系和差异定义价值:在语言系统中,没有任何一个孤立的元素自身具有内在的、固有的价值。一个元素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它与其他所有元素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关系。例如,“羊”这个概念的价值,在于它区别于“牛”、“马”等其他概念。
  4. 006-核心概念-任意性原则:施指(声音)和所指(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它们之间没有自然的、必然的联系。更深层次上,语言通过“任意地”分割现实来创造概念,而非为现实中已分好的事物贴标签。

关键区分

  • 语言 (Langue) vs. 言语 (Parole):索绪尔将语言的社会性、系统性的一面称为“语言”,它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语法和符号体系;而将个人的、具体的、偶然的言语实践称为“言语”。语言学的真正研究对象是“语言”,而非“言语”。
  • 组合关系 (Syntagmatic) vs. 聚合关系 (Paradigmatic):组合关系是指语言元素在线性序列中(如一句话里)的组合规则。聚合关系则是指在特定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的一组元素(如一组近义词或反义词),它们因彼此的对立而获得意义。

影响

索绪尔的理论为语言学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研究框架,并催生了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等多个结构主义分支。其影响远远超出了语言学,启发了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精神分析学家拉康、哲学家福柯和阿尔都塞等人,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人文思潮之一。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