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 水浒传
  • 人物
  • 僧人
  • 长老

概述

智真长老是地点-五台山文殊院的住持,是一位具有慧眼的得道高僧。他力排众议,接收了逃亡的鲁达(即后来的人物-花和尚鲁智深)为僧,并预见其不凡的未来,是鲁智深落发为僧的剃度师父。

主要事迹

收留鲁智深

  • 应允剃度:在檀越人物-赵员外的请求和引荐下,智真长老同意为鲁达剃度,收其为徒。

长老见说,答道:“这个事缘,是光辉老僧山门,容易容易。且请拜茶。”

  • 力排众议:寺中其他僧人见鲁智深形容凶恶,认为不可剃度,以免累及山门。智真长老入定观察后,力主收留,并言其“上应天星,心地刚直”,未来“正果非凡”。

首座、众僧禀长老说道:“却才这个要出家的人,形容丑恶,貌相凶顽,不可剃度他,恐久后累及山门。” 长老…对众僧说道:“只顾剃度他。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可记吾言,勿得推阻。”

  • 赐名与授戒:为鲁达剃度,并赐法名“智深”,为其摩顶授记,传授三归五戒。

长老拿着空头度牒而说偈曰:“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 长老用手与他摩顶受记道:“一要归依三宝,二要归奉佛法,三要归敬师友:此是三归。五戒者:一不要杀生,二不要偷盗,三不要邪淫,四不要贪酒,五不要妄语。”

遣送智深

  • 宽容与维护:对于鲁智深两次醉酒大闹山门、扰乱清规的行为,智真长老虽有训诫,但多番容忍,并向众僧解释,庇护于他。

长老喝道:“胡说!且看檀越之面,后来必改。” 长老道:“自古天子尚且避醉汉,何况老僧乎?…休说坏了金刚,便是打坏了殿上三世佛,也没奈何,只可回避他。”

  • 指引前路:在鲁智深实在无法留在五台山后,智真长老并未将其逐出师门,而是为他写了推荐信,指引他去东京大相国寺投奔师弟智清禅师,并赠送四句偈言预示其未来命运。

长老道:“智深,你此间决不可住了。我有一个师弟,见在东京大相国寺住持,唤做智清禅师。我与你这封书去投他那里,讨个职事僧做。我夜来看了,赠汝四句偈言,你可终身受用,记取今日之言。” 偈言曰:“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