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事件-赤壁之战期间,人物-诸葛亮利用其对天时、地利和人心的精准把握,不费吹灰之力从人物-曹操军队处“借”得十万支箭的著名故事。此事充分展现了诸葛亮超凡的智慧和神机妙算的能力。
事件背景
东吴大都督人物-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能,便以军中缺箭为由,委托诸葛亮在十日之内监造十万支箭,意图借此陷害他。然而,诸葛亮却立下军令状,声称只需三日便可完成任务。
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孔明曰:“都督见委,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瑜曰:“十日之内,可完办否?”孔明曰:“操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
事件经过
诸葛亮在前两日并无任何动静,直到第三日四更时分,他邀请人物-鲁肃一同乘船取箭。他利用漫天大雾的天气,将二十只两边挂满草把子的船只驶近曹操的水寨,并令船上军士擂鼓呐喊,佯装进攻。
生性多疑的曹操在浓雾中不敢贸然出兵,便下令弓弩手向江中放箭,以阻挡“敌军”。一时间,箭如雨下,尽数射在了船的草把之上。
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约一万馀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
待到日高雾散,诸葛亮的船队已是满载箭矢,并安然返航。船上军士齐声大喊“谢丞相箭”,使得曹操懊悔不已。经清点,所得之箭远超十万之数,周瑜因此也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事件影响
草船借箭不仅为东吴军队解决了缺箭的燃眉之急,更让周瑜和江东诸将对诸葛亮的才能心服口服。这一事件极大地展示了诸葛亮“通天文,识地利,知奇门”的非凡能力,成为千古传颂的智慧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