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舌战群儒
舌战群儒是人物-诸葛亮作为人物-刘备的使者,出使势力-东吴时,与江东主张投降的众多谋士、文臣所展开的一场激烈辩论。此事集中展现了诸葛亮的才智、胆识和高超的外交手腕。
事件背景
人物-曹操大军南下,夺取荆州,兵锋直指江东。东吴内部人心惶惶,以人物-张昭为首的文臣大多主张投降曹操,以保全江东六郡。在此危急关头,诸葛亮受刘备之托,前往柴桑,意图说服人物-孙权,结成孙刘联盟,共同抗曹。
权将曹操檄文示肃曰:“操昨遣使赍文至此,孤先发遣来使,现今会众商议未定。”…张昭曰:“…以愚之计,不如纳降,为万安之策。”
事件经过
在人物-鲁肃的引荐下,诸葛亮面见东吴群臣。以张昭为首的江东名士,如虞翻、步骘、薛综、陆绩等人,纷纷向诸葛亮发难,或质疑其才能,或嘲讽刘备的失败,或鼓吹曹操的强大与天命所归,试图在言语上压倒诸葛亮,以坚定孙权投降的决心。
然而,诸葛亮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雄辩的口才,从容应对,将众人一一驳倒。他或引经据典,或分析时势,或痛斥对方的“无父无君之言”,使得在场的江东名士们理屈词穷,哑口无言。
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
事件影响
诸葛亮通过这场辩论,成功地压制了东吴内部的主降派,为他接下来进一步说服孙权、激将人物-周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也是孙刘联盟最终得以形成的重要一步,为事件-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外交和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