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二篇,其核心在于深入探讨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并基于此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胜思想。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核心内容
-
战争的经济成本:本篇首先详细计算了发动一场十万之师的战争所需付出的巨大经济代价(“日费千金”),指出战争会极大消耗国家财力和人力,导致“国用不足”和“百姓财竭”。
-
039-军事思想-兵贵神速:基于战争的巨大消耗,孙子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核心论点。他认为,旷日持久的战争只会使军队疲惫(“钝兵挫锐”)、物资耗尽(“屈力殚货”),并给其他诸侯国以可乘之机。因此,作战追求的应是速战速决。
-
知害知利:孙子在本篇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辩证思想,即“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只有充分了解战争的危害,才能真正懂得如何获取战争的利益。
-
048-战略战术-因粮于敌:为解决远征作战的后勤补给难题,孙子提出了“因粮于敌”的原则。他指出,在敌国获取一钟粮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钟,这是保障军食充足的明智之举。
-
激励士卒:篇中还论述了如何通过物质奖励(“取敌之利者,货也”)来激励士卒奋勇杀敌,并通过善待俘虏、利用缴获的装备来使自己“胜敌而益强”。